2024年房地合一新制下屋主出租與未來賣屋相關稅負一次看

房地合一
2024年,隨著新的房地產稅制的實施,房東將面臨不同的稅賦結構,特別是對於不清楚自用的住宅用地轉租的情況。
時尚物業簡單整理台北房東選擇時尚物業租屋代管服務所帶來的稅收優惠。

2024年稅制變化概述

房屋稅與地價稅

  1. 房屋稅
    • 自用住宅的稅率將由1.2%降至1%。
    • 出租房屋的比例將調整為1.5%至2.4%,相較於樓梯的1.5%至3.6%損失減少
  2. 地價稅: 出租房屋的土地不再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的2‰稅率,而是依照一般使用地適用較高的稅率10‰起

綜合所得稅

  • 出租所得需併入個人所得稅計算,並依總收入適用不同的所得級距。

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級距

稅項 2024年報稅(112年度所得稅) 2025報稅(113年度所得稅)
免稅額 70歲以下 9.2萬元 9.7萬元
70歲以上 13.8萬元 14.55萬元
基本生活費 20.2萬元 待公布
標準扣除額 單身扣除額 12.4萬元 13.1萬元
有配偶扣除額 24.8萬元 26.2萬元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or 必要費用(擇一) 薪資扣除額 20.7萬元 21.8萬元
必要費用:包含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支出 每項限收入3%
特別扣除額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20.7萬元 21.8萬元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12萬元 提高至6歲以下:
第一個子女:15萬元 第二名子女(以上):22.5萬元
教育學費扣除額 2.5萬元 未更動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27萬元 未更動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12萬元 未更動
列舉扣除額 房租支出扣除額 12萬元 18萬元 改列為特別扣除額

房東出租後的稅賦影響

當房東將自用住宅轉租後,將面臨以下幾項主要稅賦:

  • 房屋稅:根據出租情況,可能會面臨較低的房屋成長率(1.5%至2.4%),這對多屋者來說是一種納稅負擔的措施。
  • 地價稅:出租後土地的課稅方式改變,需依照一般用地標準徵收更高比例的地價稅。
  • 租賃收入需報繳,但若符合資格(如租賃收入在一定金額以下),可配備補貼或減免的優惠
房地合一稅舊制、新制稅率差異
圖片來源:國峯厝好貸
台灣熱網

房地合一稅2.0 有優惠稅率嗎?

答案是,有的。依據以下幾種狀況,得以使用以下優惠稅率:

優惠稅率 條件
20% 個人及營利事業非自願因素(如調職、房地遭強制執行)交易
個人及營利事業以自有土地與建商合建分回房地交易
個人及營利事業參與都更或危老重建取得房地後第一次移轉
營利事業興建房屋完成後第一次移轉
優惠稅率 條件
符合「自用住宅」持有並設籍滿6年出售,可享免稅額400萬,超過部分稅率10%
10% 個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設籍、持有且居住該住宅滿6年
交易前6年沒有出租、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
個人、配偶、未成年子女交易前6年未曾適用自住住宅優惠稅率

2024所得稅級距試算

 

所得稅試算公式

所得稅怎麼算?想要計算個人綜合所得稅要繳多少,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公式如下:

所得稅試算步驟1:計算基本生活費差額

「基本生活費差額」=基本生活費 20.2 萬元 x (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扶養親屬人數) − 免稅額 − 標準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不含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

所得稅試算步驟2: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綜合所得淨額」=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所得稅試算步驟3:計算實際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綜合所得淨額」 x 課稅級距稅率 − 累進差額

所得稅級距表

台灣所得稅級距劃分採用的是累進稅率制,所得越高、課的稅較重;針對低所得族群,則課徵較輕的稅賦。

納稅人於2024年申報所得稅,應以2023年(112年度)的報稅級距為準。112年度的所得稅級距表如下:

綜合所得淨額 課稅級距稅率 累進差額 所得稅級距速算公式
0~560,000 5% 0 所得淨額 × 5% − 0 = 應納稅額
560,001~1,260,000 12% 39,200 所得淨額 × 12% − 39,200 = 應納稅額
1,260,000~2,520,000 20% 140,000 所得淨額 × 20% − 140,000 = 應納稅額
2,520,001~4,720,000 30% 392,000 所得淨額 × 30% − 392,000 = 應納稅額
4,720,001以上 40% 864,000 所得淨額 × 40% − 864,000 = 應納稅額

因應物價上漲,財政部在2023年底宣布,將調整2024年度所得稅級距,於2025年報稅時適用。113年度新制所得稅級距表如下:

綜合所得淨額 課稅級距稅率 累進差額 所得稅級距速算公式
0~590,000 5% 0 所得淨額 x 5% − 0 = 應納稅額
590,001~1,330,000 12% 41,300 所得淨額 x 12% − 41,300 = 應納稅額
1,330,000~2,660,000 20% 147,700 所得淨額 x 20% − 147,700 = 應納稅額
2,660,001~4,980,000 30% 413,700 所得淨額 x 30% − 413,700 = 應納稅額
4,980,001以上 40% 911,700 所得淨額 x 40% − 911,700 = 應納稅額

2024所得稅級距試算範例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5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小資族,年度總收入50萬元、儲蓄投資所得未超過27萬元,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特別扣除額0 = −1.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5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7.7萬元。
  3. 應納稅額 = 7.7萬 x 5% − 累進差額0 = 3850元。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1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人士,年度總收入100萬元、無買房、租屋支出,儲蓄投資所得未超過27萬元。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特別扣除額0 = −1.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10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57.7萬元。
  3. 應納稅額 = 57.7萬 x 12% − 累進差額3.92萬 = 3萬0040元。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2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人士,年度總收入200萬元,無買房、租屋支出,儲蓄投資所得未超過27萬元。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特別扣除額0 = −1.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20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157.7萬元。
  3. 應納稅額 = 157.7萬 x 20% − 累進差額14萬 = 17萬5400元。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3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人士,年度總收入300萬元,其中儲蓄投資收入(股利所得)50萬,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可分為股利所得合併計稅和分離課稅

股利所得合併計稅: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28.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30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230.7萬元。
  3. 應納稅額 = 230.7萬 x 30% − 累進差額39.2萬=30萬100元。

股利所得分離課稅: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 = −28.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250萬(先減去股利所得5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207.7萬元。
  3. 50萬 x 28% = 14萬元。
  4. 應納稅額 =(207.7萬 x 20% −累進差額14萬)+ 14萬 = 41萬54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年收入1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無子女,合併年度總收入為1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40.4萬 − 免稅額18.4萬-標準扣除額24.8萬-特別扣除額0 = −2.8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100萬-免稅額18.4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15.4萬元。
  3. 應納稅額 = 15.4萬 x 5% − 累進差額0 = 77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有1名3歲子女,年收入2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無子女,合併年度總收入為2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60.6萬 − 免稅額27.6萬-標準扣除額24.8萬-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2 = −3.8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200萬-免稅額27.6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幼兒學前扣除額12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94.2萬元。
  3. 應納稅額 = 94.2萬 x 12% − 累進差額3.92萬 = 7萬384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有1名就學子女、1名5歲以下幼兒,年收入3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有1名就學子女、1名5歲以下幼兒,合併年度總收入為3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80.8萬 − 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2萬-教育學費扣除額2.5萬 = 4.7萬。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300萬-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幼兒學前扣除額12萬-教育學費扣除額2.5萬-基本生活費差額4.7萬 = 177.8萬元。
  3. 應納稅額 = 177.8萬 x 20% − 累進差額14萬 = 21萬56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有2名就學子女、1名65歲母親扶養,年收入6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有2名就學子女,合併年度總收入為6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80.8萬 − 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教育學費扣除額5萬 = 14.2萬。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600萬-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教育學費扣除額5萬-基本生活費差額14.2萬 = 477.8萬元。
  3. 應納稅額 = 477.8萬 x 30% − 累進差額39.2萬 = 104萬14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扶養超過70歲以上父母,年收入10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合併年度總收入1000萬元,有成年2名子女、扶養1位70歲以上直系尊親屬,在療養機構,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60.6萬 − 免稅額32.2萬-標準扣除額24.8萬-長期照顧扣除額12萬 = −8.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1000萬-免稅額32.2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長期照顧扣除額12萬 = 889.6萬元。
  3. 應納稅額 = 889.6萬 x 40% − 累進差額86.4萬 = 269萬4400元。

參考資料:財政部

委託合法租屋代管業者的優勢

台北租屋代管選擇委託時尚物業等合法租屋代管業者,可享有以下幾項顯著的稅收優惠:

  1. 免稅額:
    • 在一般包租代管方案中,每月租金收入可在6,000元以下免徵租賃租金;若在6,000元至20,000元之間,可抵扣53%的費用
  2. 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方案
    • 每月1000元以下的租金補貼已完全;超過部分則可佔標準住宅額的60%,這使得房東在收入上獲得了更大的減負
  3. 綜合股息紅利
    • 委託包租代管後,房東在申報綜合收益時可以享有更高的增值稅額和稅務額,有效降低整體稅務負擔

結論

隨著2024年新制的實施,房東在出租具體自用住宅時所面臨的稅負將發生顯著變化。能有效管理房屋活化資產,

達到雙贏格局。

Compare listings

比較